政府擬當二房東包租代管,北市公宅品質超乎想像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市場快訊
政府擬當二房東包租代管,北市公宅品質超乎想像
新聞摘要
  • 政府擬當二房東包租代管,北市公宅品質超乎想像
【MyGoNews蕭又安‧方暮晨/綜合報導】目前國內社會住宅正如火如荼的推動,政大商學院信義不動產研究中心針對社宅議題舉辦社會住宅政策座談會,內政部除了推動新建12萬戶的社宅外,並研擬以政府當二房東的方式,包租代管8萬戶,推動社宅政策。北市府都發局的與會代表強調北市的公共住宅,讓年青族群與家庭回流首都圈住居,拉年青人一把,並投入工程總經費3%~5%建置智慧化設施,打造「公共住宅新文化」,與會的學者則指出,要順利的推動社會住宅,最須要具備的條件是中央政府推動能力。
 
此次政大商學院信義不動產研究發展中心,邀請內政部營建署國民住宅組兼土地組組長朱慶倫、台北市都市發展局主任秘書羅世譽與國立東華大學社會學系主任兼教授黎德星與會,進行社會住宅政策座談會。
 
北市打造公共住宅新文化,工程總經費3%~5%建置智慧化設施
 
台北市都市發展局主任秘書羅世譽表示,北市的租屋人口已有11萬戶,另有高達86萬的青年人口,其中有44%有意願承租公共住宅;再加上26所大專院校學生的租屋需求,以及3萬戶的弱勢家庭,整體的住宅租賃需求相當龐大。也因此台北市政府2014年底提出4年2萬戶、8年5萬戶只租不售的公共住宅計畫,希望照顧無力購屋的租屋族、青年、學生及弱勢家庭。
 
北市的公宅計畫打破一般的國宅的刻板印象,簡單來說未來的公宅條件,可能比多數台北人住的房子還要好。羅世譽表示政策目的是希望讓年青族群與家庭回流首都圈住居,拉年青人一把,在高房價時代,雖然買不起房子,但是住得起、住得好、住得有尊嚴。
 
土地的取得來自於公有土地優先推動與公辦都更等多元方式,執行策略則要創造公共住宅新文化,投入工程總經費3%~5%建置智慧化設施,創新共享公共服務-推動智慧化共乘3U等,打造高品質的公共住宅。
 
社宅包租代管新模式,將推兇宅險保障機制
 
營建署國宅組朱慶倫組長表示,根據2011年度社會住宅需求調查報告推估,經濟或社會弱勢家庭且無自有住宅戶數約40萬戶,有8成願意入住社會住宅。而目前我國社會住宅處於剛起步階段,計劃8年內推動20萬戶的社會住宅。目前住宅法社會住宅專章修正要點,已經於2016年7月18日報送行政院,期望在年底前由立法院通過。
 
目前20萬戶的社宅興辦方式包括有直接興建10萬戶、容積獎勵2萬戶與包租8萬戶。其中包租代管8萬戶部分,106年開始試辦並滾動式檢討,預計由政府當二房東並委託業者代管,給予相關稅費的減免,並參考市價打八折出租,另外建立兇宅險的機制,特定事故房屋有跌價補償保障。透過稅負優惠、專業管理以及保險制度,吸引更多房東參與社會住宅計畫。
 
國立東華大學社會學系主任兼教授黎德星則指出,台灣要順利的推動社會住宅,最須要具備的條件是中央政府推動能力。包括中央政府於規劃層面需建立社會住宅專責推動機構,才有足夠規劃人力,在土地的取得、儲備、開發與供給,進行協調,同時配合國土區域計畫推動,進行跨縣市疆域的社宅計畫之推動,有效利用土地資源。
 
以韓國為例,其土地住宅公社(Korea Land and Housing Corporation),除了大量資金投入之外,各地區設有總部與分支機構,聘用人員超過6000人,將社會住宅納入國家經濟發展計畫之中,才能生產出一定規模並有效使用的社會住宅,完成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的有效合作與分工。地方政府於執行方面,必須顧及到社會住宅需求之政策目標之達成之外,更須釐清社會住宅與整體住宅體系之配合和其定位。執行層面之管理所需之人力與經費也是一大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