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文哲:健康公共住宅將於2018年5月入住(圖:台北市政府)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區域情報
柯文哲:健康公共住宅將於2018年5月入住(圖:台北市政府)
新聞摘要
  • 柯文哲:健康公共住宅將於2018年5月入住
【MyGoNews林湘慈/綜合報導】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到2018年年底,北市將有25座公共住宅基地同時興建中;除此之外,北市的包租代管及分級租金補貼制度也已正式上路。
 
柯文哲特別強調,台北市政府所興建的公宅,有四大任務;首要就是實現居住正義,透過興建公宅讓市民能有租得起、且具有居住品質的房子。第二任務是建立城市美學,希望北市的公宅跳脫出沒有設計感的「火柴盒」形象,做為實現城市美學目標的一部份。第三則是藉著北市公宅拉動台灣智慧建築產業發展、奠定智慧城市建築基礎。他認為一旦慢慢累積了智慧建築產業的know-how,當台灣要試圖爭取美國、日本這些ICT產業先進國家的智慧建築產業案件時,台灣會因為地理條件、居住環境等相近的因素,讓拓展台灣的市佔率更有優勢。北市公宅的第四個任務是完善社區運作模式,除了在公宅低樓層配置便民設施回饋在地里民,更有一部份比例的戶數優先提供給有創意的青年朋友,讓他們來扮演社區跟公宅間的橋樑,讓公宅不再是在地居民的鄰避設施,而是大家的好厝邊。
 
健康公共住宅於2014年12月17日動工,在過去三年的努力之下,納入新的概念和作法,讓健康公宅直接從「可負擔住宅」升級為「生態智慧社會好宅典範」,並已於2017年12月完工,預定2018年5月可以正式入住,是市府推動公共住宅的重要里程碑。健康公共住宅規劃興建地下3層地上14至16層建築物,可提供公共住宅507戶,房型分為一房型13、17坪、二房型23、28坪、三房型31、34坪(含公設),地下室提供汽車位286輛、機車位331輛使用。
 
同時於低層部設置社會福利設施,包含「老人服務中心」及「老人日間照顧中心」,提供長者更多元之社區照顧、關懷訪視服務;另設立「公辦民營托嬰中心」提供45名嬰幼兒之優質托育服務。此外,本案積極落實田園城市政策,於5樓及屋頂層等開放空間設置社區農園及休憩空間,促進社區居民農作耕種、融居及交流的機會。市府在規劃設計層面、智慧三表、社會性支持與分級租金補貼檢討與導入青年創意回饋等軟硬體層面上,持續努力加值,終使健康公宅成為一個兼負社會使命的高規格高品質的住宅典範。
 
為打造高品質及高水準的公共住宅,在規劃規劃設計層面上,本案耐震設計用途係數(I)更採用第三類建築物I=1.25,較一般住宅強度I=1.0高,且將取得智慧建築銀級標章、綠建築鑽石級標章,亦納入智慧三表(水表、電表及瓦斯表)。為了開創智慧電表和住戶端的生活應用結合,經濟部於2017年在全國建置1000戶示範戶,其中在健康公宅就有507戶。
 
「台北市公共住宅青年創新回饋計畫」為提供一般戶10%比例的戶數讓符合一般住戶申請條件之青年,免抽籤,以提出社會回饋提案的方式並透過徵選機制獲得入住機會,期藉由提案青年回饋社區過程,為公宅與社區搭起互動橋樑以達「公宅好厝邊」之政策理想。台北市松山區的健康公宅是第一個推出「青年創新回饋計畫」的基地,提供35戶的額度,徵求青年朋友創意回饋計畫,獲得青年朋友熱烈迴響。未來希望讓入選團隊透過活動的辦理,建立未來一起實踐公益的情感與默契,未來也會成立陪伴團隊,陪伴入住青年一同將入選的提案計畫實踐在公共住宅社區並擴及周邊鄰里,讓公共住宅成為社區真正的好厝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