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能,歐洲能不能?」 歐洲國際建築展IBA國際論壇,熱烈討論台北都市再生經驗(圖:台北市政府)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市場快訊
「台北能,歐洲能不能?」 歐洲國際建築展IBA國際論壇,熱烈討論台北都市再生經驗(圖:台北市政府)
新聞摘要
  • 「台北能,歐洲能不能?」 歐洲國際建築展IBA國際論壇,熱烈討論台北都市再生經驗
【MyGoNews林湘慈/綜合報導】台北市政府受邀漢堡IBA於漢堡歷史博物館設置台北館,台北館於2013年8月1日開館,並於漢堡當地時間8月2日下午辦理國際論壇,現場出席人員熱烈討論近年亞洲城市再生的態度與胸襟,並對台北推動「軟都市主義(soft urbanism)」內涵中的脈絡及土地倫理表示肯定與敬佩。
 
德國漢堡時間8月2日下午1時許舉辦2013年IBA國際建築論壇,主持人為漢堡博物館館長寇司卡博士(Prof. Dr. Lisa Kosok),講者IBA總監合力為先生(Mr. Uli Hellweg)簡報IBA的初期的實驗且略帶冒險的策略如何獲得多個單位的認同,藉此闡述協調經營(coordination)的重要性。
 
台北市都市更新處處長林崇傑則報告台北推動都市再生前進基地(URS)的核心內涵-軟都市主義,政府作為平台號召夥伴及願貢獻公領域的朋友一起坦誠面對都市的眾多問題及爭議。
 
德國漢堡IBA與台北URS同時於歐洲與亞洲都在推動實驗性及開創性的計畫,接續演講來自奧地利的斐赫瑞教授(Prof. Lukas Feireiss)主持對談,與談人漢堡邦都發局修特局長(Mr. Wihelm Schulte)、港口新城大學拉普教授(Prof. Dieter Läpple)都認為面對後工業閒置場域與填入具當代潛力的使用,是當今都市議題的挑戰,這個挑戰不僅要尊重複雜的都市紋理,更須彈性地讓真正城市主體呈現發聲,過往策略已經無法回應這些須要,這也是IBA和URS分別在兩地發生的歷史時機。
 
第二場則由MVRDV主持建築師馬司(Mr. Winy Maas)講述歐洲觀點對於「村落」的想像,並藉由垂直村落挑戰沒有社區生活的大樓設計。實踐大學建築系主任蕭有志教授則分享以實際操作各種工藝與材料大量交織的可能性,也質疑單一開發行為的貧乏與浪費。與談人台北科技大學建築系王維周教授則嚴肅的指出開發行為的社會設計、社會服務與社會責任未在現行制度被彰顯及確認,因此應該有更多類似「垂直村落」及「大量交織」的反思行動。修特局長則指出台北充分展現出不斷修正既有制度缺失的動能及誠懇,值得許多歐洲產業動能減弱的城市參考。
 
德國漢堡IBA台北館以亞洲城市主體為內涵探討21世紀城市再生新方向,顯示亞洲城市的經驗與努力,已獲得全球城市注意,8月2日的國際論壇讓歐洲相關學界與官員再一次認識台北都市空間特性與多元文化,並提出讓都市再生涵構社會價值的新策略,也提供全球城市思考都市未來的方式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