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房市復甦?價格回穩但交易量藏隱憂!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市場快訊
台北市房市復甦?價格回穩但交易量藏隱憂!
新聞摘要
  • 台北市房市復甦?價格回穩但交易量藏隱憂!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價」與「量」一直是不動產市場的重要觀察指標,透過房價及交易量的交叉分析,可以明確掌握目前的房市狀況。好時價分析過去6年的實價登錄資料,發現2018年全台房市處於「價漲量縮」的局面,而台北市則由「價量俱漲」走向「價漲量縮」,顯示房價逐步回穩,但交易量不容樂觀。
 
在研究不動產市場時,房價固然是全民關注的焦點,但交易量也隱含著房價的支撐力道是否充足。依據經驗,不動產市場具有明顯的「量先價行」特性,意即當市場向下反轉時,交易量會先下跌,接著房價隨之下修,例如最近一波的房市,在2013年交易量開始收縮,到了2014、2015年房價隨之下跌。換言之,價量的表現可分為「價量俱漲」、「價漲量縮」、「價量俱跌」及「價跌量漲」四個具有連貫性的狀態,也就是不動產市場的景氣循環。
 
然而,台灣的房市交易量受季節性因素影響甚鉅,傳統的329、928檔期等會拉抬交易量表現,為避免這些季節性因素左右房市,「移動平均」的交易量就成了非常有用的工具。通常,可以過去一整年交易量的平均值,作為當月的「移動平均交易量」,藉此消除短期因素造成的市場波動。
 
 
回顧台北市過去的房市表現,透過房價與移動平均交易量的「年變動率」四象限圖,可以發現自2014年7月的「價漲量縮」,到2015年3月進入「價量俱跌」並維持了32個月,至2017年11月進入「價跌量漲」,並在2018年2月回到「價量俱漲」的階段,持續至今。不過,以目前的走勢來看,台北市房市又將步入「價漲量縮」,開始另個一新循環。
 
整體而言,從價量分析的四象限圖來看,台北市的房市雖然於2018年經歷了將近一年的「價量俱漲」格局,但價漲的幅度皆低於1%,因此充其量只能稱為「價穩」,而交易量不振的隱憂一直未排除,因此台北市的房市現況,以「價穩量不振」來形容更為切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