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營建署表示,2022年11月,全國用戶接管戶數已突破372萬戶,普及率達41.12%
鹿港抽水站外觀採取鏤空書法鋼板設計,展現在地人文特質(圖/營建署)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市場快訊
鹿港抽水站外觀採取鏤空書法鋼板設計,展現在地人文特質(圖/營建署)

【MyGoNews蕭又安/綜合報導】攸關民眾生活品質的下水道建設與污水廠,在2023年農曆春節連續假期間,一樣堅守崗位妥善處理民生廢水,讓大家能快樂迎新年。營建署表示,2022年11月,全國用戶接管戶數已突破372萬戶,普及率達41.12%,並新增南投縣南投市、桃園市復興區羅浮、義盛及澎湖縣光榮等4座污水處理廠,讓每日家庭污水處理量能提升至430萬噸,讓民眾享有更優質的居住環境。
 
此外,考量國內水資源主要是透過梅雨與颱風季的降雨,流入水庫等儲水設施來供應民生、工業與農業等使用。然而近年來,受到極端氣候挑戰,營建署也積極進行再生水廠設置與產製再生水,讓民生污水經由淨化等處理程序,轉化為可供產業使用的再生水源,創造出都市中的小水庫,讓民生與產業用水都可以更加穩定,也落實水資源永續運用的目標。
 
營建署表示,2021年推動的「公共污水處理廠再生水推動計畫」,現已完成高雄鳳山、臨海及台南永康共3座再生水廠,每日供水合計達8.6萬噸;另台南市安平、仁德、台中市福田、水湳及桃園北區再生水廠也正興建中,同時也積極媒合竹北、台中豐原、及高雄楠梓等再生水廠之潛在用水端。2023年也會辦理相關修正計畫,納入桃園文青、中壢、新竹客雅與竹東、台中聯合供應、嘉義擴大縣治及高雄橋頭等案,以符合國內產業及經濟發展需求。
 
雨水下水道實施率提升至8成,強化都市防災效能
 
營建署表示,目前全國雨水下水道建設長度已達5,629.26公里,實施率提升至79.33%,新增滯洪量達7.58萬立方公尺,改善淹水面積約7.9平方公里,並透過「都市總合治水建設計畫」委託6直轄市辦理都市智慧水情監測作業,來有效管理日益增加的雨水下水道管線與都市防災需求,也補助地方辦理雨水下水道設施測量調查及空間資料建置工作,已完成下水道圖資約5,124公里,數位化比例達9成。
 
2023年除持續推動雨水下水道新建工程外,也會擴大委託各縣市政府辦理都市智慧水情監測作業,並盤點整體都市可利用防洪治水資源,以減低極端降雨可能產生的致災風險,同時提升都市防災精確度,有效規劃適災宜居之「韌性城市」。
 
營建署最後表示,污水下水道建設部分,則會以建構智慧化系統為目標,並擴大再生水供水效益與規模,預計未來每日供應量可增加至9.6萬噸。另為達成資源零廢棄國家戰略,將啟動「公共下水道污水處理廠事業廢棄物再利用管理辦法」研修工作,朝簡化行政程序與鼓勵下水污泥再利用產業的發展,除污泥資源化外,更與環保署進行跨部會合作,推動污泥廚餘共消化,促成能源回收與廚餘多元再利用的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