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張善政提3大住宅政策 盼達「全齡照顧、人人安居、宜居桃園」目標
桃園市長張善政2023年3月23日前往中壢區,出席「桃園市社會住宅及住宅補貼政策未來展望論壇」。(圖/桃園市政府)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區域情報
桃園市長張善政2023年3月23日前往中壢區,出席「桃園市社會住宅及住宅補貼政策未來展望論壇」。(圖/桃園市政府)

【MyGoNews林湘慈/綜合報導】桃園市長張善政2023年3月23日前往中壢區,出席「桃園市社會住宅及住宅補貼政策未來展望論壇」。張善政除了進行專題演講,說明「全齡照顧」、「人人安居」、「宜居桃園」3大政策方向,並與中國文化大學、財團法人都市發展與環境教育基金會簽訂「桃園住宅政策長期性研究合作備忘錄」,攜手規劃更完善的住宅政策。張善政強調,桃園是成長中的城市,年輕人和勞工人數不斷增加,需要在社會住宅跟住宅配套上有長遠規劃,藉由23日建立長期性研究的合作模式,可針對過去執行機制及未來政策做滾動調整,讓政策規劃能夠到位,在住宅方面為勞工、年輕人、長者及育兒家庭提供良好的照顧。
 
張善政表示,社會住宅政策對桃園的未來發展非常重要,因此安排以住宅政策為題,作為上任後第一場演講。張善政說,桃園是非常年輕的城市,人口接近230萬,普通家戶數約88萬戶,住宅存量約90萬戶,理論上住宅供給面仍能供應現況需求;另方面,桃園房貸負擔率約33%,遠比雙北低很多,而全市平均屋齡約27年,也是住宅屋齡最年輕的直轄市,從各面向來看,桃園的住宅問題較小,但這僅是從數據表面來看,執政團隊必須要能夠超前部署,著眼桃園的未來發展進行規劃。
 
張善政說明,桃園人口成長快速,年輕人不斷移入,桃園也是台灣最大的工業城市,工業產值及員工數是全國第一,因此青年及勞工都把桃園視為未來的家園,市府必須要未雨綢繆,替他們設想未來的居住環境,即使目前的住宅供需能夠維持,但未來需求是成長的,必須事先為社會住宅政策打下好的基礎及方向。
 
張善政進一步說明,他習慣以數據及客觀意見作為執行政策的參考,市府今日與中國文化大學及都市發展與環境教育基金會簽訂合作備忘錄,就是要借重其長才,為桃園的住宅政策建立長治久安的評估機制,讓住宅政策往下推動時有所依循,強化政策背後的數據支撐力,並在評估過程中,納入使用者反饋及規劃未來願景,讓政策執行更完善。
 
張善政指出,桃園社會住宅政策以「全齡照顧」、「人人安居」、「宜居桃園」為3大方向。在「全齡照顧」部分,將延長社會住宅續租期限,弱勢族群6年租期屆滿,可再續租6年,總租期為12年;而長者12年租期屆滿,至少可再續租6年,總租期最少為18年。
 
張善政補充,如育有未成年子女兩人以上,或是老中青三代同堂,優先開放10%社會住宅提供申請,也就是說,這類市民可以更快分配到社會住宅,因此家中有小孩、老中青共住、長者及弱勢,桃園都會照顧到。
 
張善政說明,「人人安居」部分,包含「高齡友善換居」、「租屋居家安全」及「無界限醫療」等面向,長者或許自己有房子,但可能較老舊或沒有電梯,居住不方便,可以換居至社會住宅,將自己的房子交給市府包租代管;另外加入社會住宅包租代管之物件,皆須加裝滅火器、警報器、強排熱水器及瓦斯漏氣偵測器,並納入補助項目,把安全細節顧好、強化居住安全。最後,社會住宅也會與醫療機構合作定期進駐或遠距及視訊醫療,長者不一定要離家才能取得醫療照顧。
 
張善政談到,「宜居桃園」部分提供5大照顧,照顧「租屋族」,採取「輪候制」隨到隨辦,加強效率;照顧「經濟弱勢」,將社會住宅租金分級從5級調整為6級,多加一級來照顧到絕大部分弱勢對象,凡是每月平均所得低於桃園市最低生活費5成者,租金調降至市價的2-4成,並針對經濟弱勢户研議社會住宅租金與租屋行情脫鈎機制,讓社會住宅租金維持穩定,不會隨著租金行情上漲。
 
張善政說明,「宜居桃園」部分也包括照顧「社區鄰里」、「勞工」及「新住民」,將引進社區服務資源及活動,建立友善社宅鄰里,並規劃在工業區周邊規劃興建社會住宅,或協商科學園區擴建時也應闢建足夠的住宅區和生活機能,讓勞工不只是有房子住,通勤時間也在合理範圍內;另外,只要家庭成員為中華民國國民,新住民即可納入政策戶資格,可以申請入住社會住宅。
 
針對住宅政策未來展望,張善政談及,雖然興建社會住宅有預算限制,但品質不會受限,會以新的理念與建築工法來興建社宅,並引進租賃家具等循環經濟策略,在綠色建築及淨零碳排上有所貢獻;此外,市府會推動以「多元取得」方式設置社宅,從土地到蓋房子的來源要多元化,將評估榮民之家、公教住宅轉換為社會住宅的可行性,以期達到4年內興辦社會住宅1萬戶的目標。最後,落實「智慧化管理」,推動包租代管線上服務,導入智慧收發、智慧門禁、遠端秘書等功能。
 
張善政表示,除了興辦社會住宅,市府也希望興建部分「可負擔住宅」,在都市計畫整體開發時,找尋適合用地,規劃分散式、中小型規模的可負擔住宅。張善政說,分散式、小型住宅的好處,是土地較容易取得、且造價成本較合理,因此房價自然可以更加合理,也讓市民有合理的通勤時間、學校、醫院等宜居安老的環境。
 
張善政並說,市府將針對不同條件提供配套方案,滿足市民居住需求;針對購屋需求者,進行都市計畫整體開發可負擔住宅;針對租屋需求者,增加社會住宅供給、提供包租代管及租金補貼;另外,自有住宅者也需要協助辦理都市更新或提供修繕補助;最後,以政府角色介入調控,維持社會住宅租金穩定、優先照顧社會弱勢等,維護居住權益。
 
張善政總結,在「全齡照顧」、「人人安居」、「宜居桃園」的大方向之下,藉由與跟中國文化大學、財團法人都市發展與環境教育基金會合作,希望能將住宅需求照顧到更加完整,這需要有基礎、長久的探索,今日活動是個里程碑,未來將持續借重各方專業,讓桃園的住宅政策推動得更加順利。
 
中國文化大學校長王子奇表示,市府住宅發展處在社宅興建與維運過程中,認為需要持續研究,才能滾動調整出符合社會趨勢與民意的政策,因此多次與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討論建立長期合作。2022年初中國文化大學老師及財團法人都市發展與環境教育基金會成員,針對桃園市租金補貼、包租代管及社會住宅等政策,展開效果評估,除了舉辦公民咖啡館與住戶討論政策方向,也進行廣泛的問卷調查,分析後提供市府作為施政依據。今日透過簽訂合作備忘錄,中國文化大學將持續為桃園都市發展政策提出建言及提供教育訓練,成為桃園市發展的最佳助力。
 
財團法人都市發展與環境教育基金會榮譽會長林建元表示,張善政今日出席論壇並進行演講,顯見他對於住宅政策非常重視,一般市民最在乎的就是好的生活環境,因此推動社會住宅政策格外有意義,他非常高興能夠與中國文化大學共同合作、貢獻力量,讓桃園未來的發展能夠更幸福。
 
今日包括市府都市發展局長江南志、住宅發展處主任秘書賴芳美、桃園市社會住宅服務中心執行長彭程、中國文化大學校長王子奇、財團法人都市發展與環境教育基金會榮譽會長林建元、執行長林彥霖、中國文化大學環境設計學院院長楊松齡、台灣智慧建築協會理事長溫琇玲、台灣智慧城市發展協會副理事長張智強、台灣建築學會理事長曾光宗、中國文化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學系主任張效通、助理教授張邦立等均一同出席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