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政府於2012年3月27日,於清水地熱園區辦理「清水地熱發電ROT招商說明會」。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區域情報
宜蘭縣政府於2012年3月27日,於清水地熱園區辦理「清水地熱發電ROT招商說明會」。
新聞摘要
  • 宜蘭清水的舊「地熱井」復生,將至少可產生1,000千瓦的電力(即1MWe),年發電量約876萬度以上。
【MyGoNews林承志/台北報導】宜蘭縣政府於2012年3月27日,於清水地熱園區辦理「清水地熱發電ROT招商說明會」,配合後續的正式招商公告與選商作業,期能於2012年第三季完成招商甄選與投資人簽約。

這兩年宜蘭縣政府積極推動清水地熱發電ROT招商,所謂ROT就是由民間負責擴建整建(Rehabilitate)、營運(Operate)及移轉(Transfer)等3項工作,讓目前在清水電廠的相關設備可以在最短時間內投入發電的工作。

宜蘭縣政府財政處長黃崇哲表示,完成招商後,未來將充分利用清水地熱資源,除了第一階段完成再生能源發電後,後續更將進行結合其他的遊憩整體規劃,讓清水地熱的利用再現生機,進而帶動地方產業發展,同時也帶動本縣綠色環保之永續經營概念。

根據工業技術研究院資料,第一次能源危機後,經濟部為了加速探勘開發我國地熱能源,曾選定宜蘭縣清水地熱區進行探勘工作。而位於宜蘭縣三星鄉與大同鄉交界處的清水地熱,由於泉水溫度高達攝氏95度,故1981年4月在國科會贊助下,宜蘭縣清水地熱區建造了國內第一座3000千瓦地熱發電場,試車後於同年9月移交台電營運。

該地區原有生產井7口,每小時共可生產熱水約500公噸,其中約75公噸可以轉變成為蒸汽。最高時期,每小時曾達最高發電量2100千瓦。只是後來因管線結垢與熱水產量降低,導致發電成效受到影響,在1993年關閉停止使用。

但20年來,面對地熱能的開發與反核廢核的呼聲,世界各種先進技術已經對這些問題提出各種解決之道,讓本基地的再生充滿無限希望。因此,宜蘭縣政府期待,吸引具備資金與技術的民間廠商參與,讓宜蘭清水的舊「地熱井」復生,依據目前的資料顯示,該地點未來一旦生產後,將至少可產生1,000千瓦的電力(即1MWe),年發電量約876萬度以上,若替代燃油發電廠,一年可減少CO2排放5431公噸,以一座大安森林公園一年CO2之吸收量為370公噸計算,約等於14.7座的大安森林公園。

宜蘭縣政府,藉由民間的參與合作,讓清水地熱投入發電,能讓宜蘭依據再生能源法,為台灣順利成立第一座商業運轉的地熱發電廠,讓再生能源的運用建立新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