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GoNews電子報
歡迎訂閱MyGoNews免費電子報
請先勾選下列內容後,輸入e-mail帳號按送出
即可立即訂閱。
訂戶需加訂或退訂勾選內容,請直接輸入e-mail帳號
按查詢,即能查看訂閱清單及做訂閱更動。
確保您可以收到電子報,請將service@mailmygo.com加入您的通訊錄(或安全寄件者)中。
請選擇您要訂閱的電子報 全部選擇
簡體     繁體
央行打房後,房地產「也許」有點冷卻,但是、但是、但是(因為很重要,所以說3次),碰到通貨膨脹、土地價格續漲、營造成本漲翻天的情況下,房地產「交易量」也許降溫,但是「房價」則絲毫、完全沒有下跌跡象。
政府不斷推出打炒房政策,顯示整肅不動產市場價格走高的決心,且資金逐步收緊,市場預期央行將跟隨各主要國家步調而升息,2021年交易熱潮恐難延續至2022年,不過利率仍位於歷史低檔,房價不易回檔。
全台認為房價看漲的比例由上季的63%再往上攀升至71%。資金潮、低利環境帶動下,房市交易市況熱絡,尤其在國內疫情穩定受控後,遞延買氣持續出籠,購屋需求穩定的狀況下,房價似乎與出現易漲難跌的現象。
房地產現階段的熱度,已經足以證實「年底房價不會跌」,其實現在距離年底也僅一個多月時間,這樣的假設根本沒有前瞻性。真正的狀況是,2022年上半年房也不會跌,因為「通膨怪獸來了!」
房市全面回溫;相較2020年同季,全國維持穩定,台北、新竹、台中、高雄偏熱,桃園穩定,新北及台南偏冷。國內房市隨著疫情趨緩而有升溫,加上央行維持低利率市場資金充沛,為房價帶來支撐。
近期房市熱得不得了,儘管央行打房的手段出籠,但是碰上通貨膨脹這個議題,民眾認為錢會越來越不值錢,現在不買個能保值的東西,以後一定會後悔,所以「房地產保值」心態下,讓房市出現強勢買盤。
央行又出手打房了,從房地產業界的角度來看,這種打房手段真的是「不痛不癢」,房地產業者私下表示「央行打房,等於是在為房市上漲背書。」如果真要打房,建議央行要狠狠調高利率,一定有效,問題是「央行敢嗎?」
疫情雖然「微解封」,但是房地產的買氣「沒回來」,台北市內有個建案,在疫情爆發之前已經醞釀了1200組客戶,結果疫情爆發之後,8成的預約客戶都打退堂鼓,讓這件個案現階段「找不到客人看房」的窘境。
「久年銀座」除特殊結構審查作業外,也申請耐震標章,建築物在設計與施工過程多一道專業的設計審查與施工察證,將消費者看不到的興建過程,委由耐震標章第三方專業單位來把關,讓消費者買的更安心。
下半年房市受到新冠疫情、房地合一稅2.0、實價登錄全揭露等影響,衝擊不可謂不大,儘管如此,業者依舊沒有悲觀的權力,都在各種經濟數據與市場現象中,儘量找出「破解」之道,要讓外界相信「房地產沒那麼糟!」
房仲業每個月底會公布自家體系5月份業績數字,隔1天的下個月初,六都地政局會公布前一個月實價登錄的統計數字,前者公布的數字是「中古屋+新成屋」,後者則是「中古屋+新成屋+建商過戶」,兩者是是有差異的。
「西園町」精雕細琢各項規劃,親民的「6字頭」房價,是入住台北市門檻的最優選擇,而台北市高租金的投資報酬率,又讓「西園町」產生不錯的租金收益,是一棟「自住」、「投資」雙宜的建築產品。
中央打著「打炒房」旗幟,讓輿論都站在「贊成打」的那一方,在輿論支持下,行政院手段越來越狠,有人感到奇怪,怎麼「炒股」坑殺散戶,就沒看到政府這樣大動干戈,「炒房」就犯了十惡不赦的罪孽?真的「房不如股」?
房地產的稅務很重要,懂與不懂之間差很多,別以為「等稅單來了依照金額繳納就好」,要知道,懂法的人能逃過官司,懂稅的人,能夠合法節稅,畢竟這些都是國家給你的權力,你要懂得「善加利用」
2021年1月份碰到假期關係,房地產的買賣移轉表現,不算理想,但是不是就此可以判斷房市「走疲」?向讀者報告「千萬別想太多」,預售房地產市場,到現在依舊是「賣得好、價未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