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市國際智慧城市論壇登場 胡志強:許台中願景「智慧台中、全速精進」(圖:台中市政府)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區域情報
台中市國際智慧城市論壇登場 胡志強:許台中願景「智慧台中、全速精進」(圖:台中市政府)
新聞摘要
  • 台中市國際智慧城市論壇登場 胡志強:許台中願景「智慧台中、全速精進」
【MyGoNews林湘慈/綜合報導】台中市長胡志強2014年1月23日出席「2014台中市國際智慧城市論壇」,進行「智慧台中、全速精進」為主題的演講,這也是他許給台中的願景,他強調「一個智慧城市必然以全速進步」,市府將加倍努力,讓台中成為民眾最想移居的城市。
 
台中市以智慧創新營造宜居環境,2013年獲國際組織智慧社群論壇(Intelligent Community Forum, ICF)的年度智慧城市首獎,「2014台中市國際智慧城市論壇」今天在台灣大道市政大樓登場,以「低碳、無憂、幸福智慧城」為主題,除邀請ICF共同創辦人及歷年ICF獲獎城市代表發表專題演說,數百位產官學熱烈參與。
 
胡志強市長表示,「智慧城市跟低碳一樣是全世界必走的趨勢」, 台中市第一次參加ICF智慧城市的競賽,他盡全力到紐約進行簡報,最後得到前21名並進到頂尖7名,後來他預備花5年時間爭取第一名,沒想到第二年ICF智慧城市的競賽,台中市在「創新與就業」的主題競賽中獲得了首獎。
 
台灣目前只有台北、台中獲得全球智慧城市獎首項,胡志強市長說雖然以後不能再參加,但台中市得到全球智慧城市的光榮,不代表不再前進,市府仍會加倍努力,才能讓台中市的榮譽,在別人眼中看起來很值得,也才對的起市民。
 
針對論壇「智慧城市」的議題,胡志強市長以「智慧台中、全速精進」為演講主題,也是他許給台中的願景,他分「便捷交通、低碳城市、智慧城市」三個方向,以感性的角度介紹台中突飛猛進的發展,強調一個城市智慧與低碳的重要性。
 
胡志強市長表示,台中現在是香港2倍大、新加坡3倍大,海空對外交通在航空、海運的進步,從清泉崗機場到香港、上海、東京、新加坡,最快1.5小時到4小塈,台中港距離香港、上海、東京、新加坡18小時到84小時不等,如果全部加起來除以四,台中的位置最棒、最近。
 
他指出,台中10年內公車人口從1個月40萬到現近成長將近1千萬人次,1日從1萬2千人到30萬人次,公車在台灣不見得每個地方都成功,台中也邁入1億人次坐公車。胡志強市長說「台中準備好了」,市區大眾運輸共有TTj公車、公車8公里免費、快捷巴士三部曲,等到捷運完成,民眾搭乘公共運輸的習慣也已經養成。
 
胡志強市長強調,要蓋捷運是一條沒有止盡的努力,5年之內整合性運輸體系全部都會運作,全台第一條都市環線-台中內環將在2012通車,台中外環國道四號延伸工程預定2020完工通車,鐵路山海環線已經成功七成,只剩大甲到后里沒有,現在評估中,爭取交通部務必要做。
 
在低碳城市部分,胡市長分享「一片草地改變一個城市」的感動,他說,市民廣場從一片黃土蛻變成一片草地,結果出現奇蹟,勤美誠品、商業大樓陸續進駐,商業活動開始繁榮,台中市2011年成為行政院中區的低碳示範城市、2012年亞洲唯一全球環境線上組織ENO評選為世界三大綠色城市、2013年台中市每人平均碳排放量學3.7噸,低於日本京都的4.2噸。
 
他也提到,在公車8公里免費推動後,汽機車族改搭公車通勤,2013年機車登記數較去減少7萬3千輛。
 
在「智慧城市部分」,胡市長表示,台中市持續建構異質多網網路達到90%以上人口覆蓋率,以智慧創新造就宜居環境,除了最早開始建構電子城牆-監視錄影系統,還有雲端工程資料銀行,有超過400間精密機械相關工廠使用。
 
「一個智慧城市必然以全速進步」,這是胡市長許給市民的願景,他指出,不論在文化、影視、教育、農業及智慧住宅上,台中市邀請安德烈、波伽利、女神卡卡,吸引全世界民眾注意,「最佳導演」李安在奧斯卡頒獎感謝台灣、尤感感謝台中協助拍攝「少年PI的奇幻漂流」;ICF創辦人之一曾在臉書寫,全世界看到這段一定奇怪什麼是台中,如果你來台中,就可了解台中是一個了不起的地方。
 
ICF創辦人之一Louis Zacharilla則以「Road Ahead for Intelligent Communities 」進行專題演講,他肯定市府打造台中市為智慧城市的努力,他說,因為市民和市府的努力,讓他有機會到世界各地和大家分享「台中」,但曾有人以為他是指台北,他連忙解釋是「台中」,更有人問他台中市入圍全球7大智慧城市,是如何辦到的?秘訣是什麼? 但我們都知道,就像產品,要和別人不一樣就要有「特色」。
 
因此,Louis盛讚胡志強市長打造台中市為智慧城市的意念和努力,台中市在經濟方面也有明顯進步,也如胡志強市長所說,有很多事正朝各方面前進,現在的台中市很美,還有好多環境保護學者共同努力維護,讓台中市成為低碳的美麗城市,這也是所有市民所嚮往的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