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買不起,巷弄店面加溫,松山內湖比重高,中山巷弄店面俏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市場快訊
一線買不起,巷弄店面加溫,松山內湖比重高,中山巷弄店面俏
新聞摘要
  • 一線買不起,巷弄店面加溫,松山內湖比重高,中山巷弄店面俏
【MyGoNews蕭又安‧方暮晨/綜合報導】當住宅價格已經來到高點,似乎只剩店面能夠吸引市場目光,不過隨著租金與售價的提高,店面市場也出現了質變,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整理2013年實價登錄資料後發現,過去被認為缺乏效益的巷弄店面,在松山、內湖、中山與大安等區,成交比例驚人,幾乎占了該區整體店面市場的一半,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分析,過去,大馬路邊被視為一級店面所在,無論是位置或是門牌,都讓買家或承租人趨之若鶩,不過隨著近年大馬路邊的店面價格水漲船高,某些行政區內的巷弄內店面也跟著雞犬升天,成為新的交易亮點。
 
松山內湖比重高,中山大安表現俏
 
 
在比例上,松山與內湖的比重高,都在55%以上,但就巷弄店面的成交量來說,中山區傲視群倫,徐佳馨指出,松山區與內湖區有辦公商圈,住宅區消費力也強,大馬路邊之外,巷弄內也處處是商機,如松山區民生社區、敦北商圈內的巷弄,就有不少餐飲業者入住,中山區開發早,大安區發展快,大馬路邊飽和下,商機轉往巷弄,中山區特殊的「條通文化」,讓巷弄內自有一套繁榮邏輯,沿著東區等大商圈發展的大安區,也有216巷等「名巷」出線,換言之,只要商圈活力夠強,店面需求仍在,繁榮不止在馬路邊。
 
中正文山比例少,住宅區內店面糟
 
相較於其他區域,中正與文山的巷弄店面表現弱勢,徐佳馨分析,中正與文山兩區的居住氣息濃厚,也不像其他行政區處處商圈,原本店面交易就不活絡,巷弄店面也因為人潮少,又沒有其他話題加持,買氣自然不佳,加上人潮不如一些主力商圈,巷弄內店面在比重上更多是自有屋主做點小生意,也不容易產生結市的效果。
 
店面之路下一步:品牌力勝過店面力
 
至於未來店面的發展,徐佳馨認為,當店面租金已經漲到影響租客生計後,品牌力將會起而代之,小商家將透過包括網路等虛擬平台經營,實體店面只是輔助,而具有知名度的大品牌,如統一、全家等超商,或是王品系列的餐廳,將不再是只靠過路客做生意,而是透過品牌力提高消費者的指名度,而店面市場也將經歷一波大洗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