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摘要
  • 吸碳垂直森林,搶救地球創新設計,跳脫以人為本思維,21世紀建築新主張,從動物、植物角度思考建築
【MyGoNews蕭又安‧方暮晨/綜合報導】近來地球暖化加速,排碳量大增,各式嚴峻的生態浩劫隨之而來,各界開始思考如何貢獻心力搶救地球,建築界近來亦開始吹起吸碳垂直森林風潮,比起過往常見的以節能設備減少碳排放之外,更進一步在建築本體上種植喬木、灌木以吸碳,希望讓人類與自然共生共榮。台灣綠領協會所主辦的「2016第一屆國際綠色吸碳建築研討會」,2016年4月21日邀請日本、法國、義大利等六位海外重量級生態建築師,齊聚台北,介紹國際間吸碳建築作品。

台灣綠領協會主辦「2016第一屆國際綠色吸碳建築研討會」(圖:2016第一屆國際綠色吸碳建築研討會)
 
可以吸碳的建築,新建築價值觀席捲東西方
兩岸攜手推動「吸碳建築」,恢復地球森林
 
在「2016第一屆國際綠色吸碳建築研討會」中,國際間重量級綠色吸碳作品齊聚台北分享,包括日本伊東豊雄在新加坡的作品「CapitalGreen」、馬來西亞楊經文(Ken Yeang)的生態建築實驗;義大利Stefano Boeri在米蘭的作品「垂直森林」;法國Vincent Callebaut介在各地的綠色建築計畫,包含在台北的作品「陶朱隱園」;荷蘭Marta Pozo所屬的建築師事務所MVRDV探討如何在建築中融合住宅、商業、氧氣再造等多種功能;丹麥Yuval Zohar所屬建築師事務所JDS的山脈建築。

陶朱隱園建築師Vincent Callebaut(圖:2016第一屆國際綠色吸碳建築研討會)
 
台灣綠領協會理事長陳重仁表示,建築文明發展至今,開始思考人類與自然的新秩序,減少人為對自然的破壞,並以己身之力回饋地球。再加上這幾年因地球暖化的天災人禍不斷發生,各國政府都有減少碳排放的壓力,建築業界也開始有自覺,除了有效運用能源地減少碳排放之外,也不約而同發展出在建築物基地、本體上種植大樹的建築作品。

吸碳建築陶朱隱園工地(圖:2016第一屆國際綠色吸碳建築研討會)
 
陳重仁說明,這股吸碳建築的風潮已經吹到中國大陸,陸方對吸碳建築越發重視,也希望兩岸攜手推動吸碳建築。目前中國大陸已經邀請台灣吸碳建築代表作品「陶朱隱園」的開發商威京總部集團、中華工程與揚州京華城中城加入「吸碳建築聯盟」,希望「陶朱隱園」團隊分享吸碳建築的設計建造技術與經驗,在兩岸四地都引發拋磚引玉的效果,讓吸碳建築普及到中產階級與大眾,使更多人可以擁有吸碳建築。

陶朱隱園建築師Vincent Callebaut巡視陶朱隱園工地(圖:2016第一屆國際綠色吸碳建築研討會)   
   
本次研討會主席,同時也是哈佛大學建築博士與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創所教授的劉育東強調,在建築上種樹的知識涉及各種不同學門,比如結構上必須承載高大喬木、土壤的重量;景觀美化上必須考量四季變化,以求在不同時節有觀花、觀果、觀葉的怡人效果;在植物生態學上,必須考量適地適木,植物喜濕喜乾、喜陰喜陽、移植時的健康狀況等情況,研討會中所介紹的吸碳建築,是用建築恢復地球森林,其概念與做法已超越過去的綠建築,應該以「森林建築」定義,而在研討會上可以看到如此多森林建築的案例,也反映了建築師、開發商、政府甚至是一般的使用者對環保吸碳的自覺。
 
民眾對於抗暖化的自覺,政府政策獎勵,
建築技術研發,多管齊下,加速森林建築普及化 
  
雖然各地的森林建築逐漸萌芽,但離真正普及還有一段距離,除了依靠教育的方式,提高民眾對於抗暖化的警覺心之外,在研討會中也展開如何普及森林建築的討論,比如政府政策的獎勵,如容積獎勵、貸款優惠、賦稅減免等等。
 
劉育東對於森林建築,持正面肯定的態度,但他也認為因為森林建築的風潮興起不久,必須多管齊下才能普及,所以他呼籲設有綠建築獎勵規定的各地政府,對森林建築的獎勵方式,可參考對綠建築的獎勵條文,再強化優惠,同步給予開發商與購買者足夠的經濟誘因。
 
同時,他也樂觀表示,建築技術日臻進步,不只可以克服森林建築在結構上的挑戰,讓森林建築更容易具體實現,對於建築的維護方式也會更加完善,除了可以減少重建而耗費的資源外,也可以延長消費者使用房子的期限,推測應是森林建築未來可以更加普及的原因。
 
第一屆國際綠色吸碳建築研討會講者資料
 
劉育東(台灣)
(圖:2016第一屆國際綠色吸碳建築研討會)
 
哈佛大學建築博士/麻省理工學院共同博士研究,現任亞洲大學講座教授,歷任新竹交通大學所長、副院長、院長、亞洲大學副校長。曾任哈佛、奧斯陸、智利、以色列理工、北大之客座教授以及CAADRIA亞洲電腦輔助建築設計學會理事長,曾獲歐洲建築學術論文「派粹維克獎」與在大陸獲選「中華建設名家」並出版郵票專輯。陸續邀請彼得艾森曼、安藤忠雄、伊東豊雄、劄哈哈蒂、SOM等多位建築大師來台進行建築計畫。英文著作包含《為數字建築下定義》、《數字建築發展》、《數字建築多樣性》、《展現數位建築》、《下代基因建築》、《新構築》等書。建築作品在兩岸與東京A+U、米蘭Domus、倫敦Wallpaper、首爾Archiworld(個人專輯)等雜誌刊登,並接受美聯社、法國M6、NHK、Discovery等媒體專訪。曾應邀在台北故宮、北美館、國美館、科博館、香港、深圳等兩岸展覽外,並至威尼斯、智利、佛羅倫斯等建築雙年展參展,2008-2010年作品「水墨狂草住宅」受邀參展台灣唯一獲選之「歐亞建築新潮流巡迴展」。自2015年起邀集哈佛、耶魯、普林斯頓、麻省理工、巴黎、羅馬、東京、北大等校創辦「Design 21x21」期刊,探討建築在21世紀的走向。
 
竹內申一(Shinichi Takeuchi)(日本)
(圖:2016第一屆國際綠色吸碳建築研討會)
 
竹內申一教授,1968年生,1990年畢業于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建築科,並於1992年取得東京藝術大學美術學系建築科碩士學位。1993年至2004年間服務于伊東豊雄建築事務所(負責長岡藝術文化廳、仙台媒體中心及松本表演藝術中心),爾後自行開業成立竹內申一建築設計事務所。自2005年起擔任伊東豊雄建築事務所合作設計師,並參與Architects for VivoCity(新加坡)、加州大學、柏克萊美術館及太平洋電影館(美國)、CapitaGreen (新加坡)等等海外建築設計項目。于2011年開始在金澤工業大學建築設計系以副教授身分任教。
 
Yuval Zohar(周有為)(美國)
(圖:2016第一屆國際綠色吸碳建築研討會)
 
周有為(Yuval Zohar)一位會說華語的美國建築師,JDS上海總監,負責掌管JDS在中國的營運。過去七年來他在上海參與全亞洲許多重大建築項目的設計與營造工作,包括位於重慶地震災區,已經竣工且廣受報導的新金帶小學、上海市博展建築、孟買BMW古根漢實驗室,以及多項受到網路及報章廣泛報導的獎勵競賽。他與Julien de Smedt密切合作管理歐洲及亞洲專案,並於中國各地巡迴洽談商業並購並獲邀演講。Yuval於JDS帶領設計團隊投入Abitare雜誌推出住宅大樓競賽「SATO Loylyramid」,以及榮獲Azure雜誌選為2015年十大建築計畫的大型飯店及住宅開發案「深圳希爾頓」。他參加「Room & Blackboard」競賽時,是以首席建築師之姿主導蒙古極端氣候中的學校設計,並於184件作品中獲得榮譽獎,受到Designboom雜誌報導。JDS在中國完工的第一件作品「杭州門戶塔樓」,就是由他擔任建築工地主管。Yuval在亞洲服務期間經常獲得電視節目、建築雜誌及線上出版品報導他在此領域的貢獻,並於各種學術及專業建築活動受邀擔任客座講師和與會委員。
 
Stefano Boeri(義大利)
(圖:2016第一屆國際綠色吸碳建築研討會)
 
Stefano Boeri,1956年生,為米蘭建築師。自2011年6月至2013年3月受聘擔任米蘭市文化設計時尚顧問。於2004年至2007年間擔任國際雜誌「Domus」主編;2007年至2011年任國際雜誌「Abitare」主編。除為米蘭理工大學都市設計教授外,他更受邀至哈佛設計學院、麻省理工學院及貝拉罕建築學院等等知名學府擔任客座教授。他所創辦的「multiplicity」(www.multiplicity.it)國際研究網路致力從事當代都會轉型研究;他亦參與諸多書籍編著,包括Mutations (Actar,2000年)、USE (Skirà,2002年) e Cronache del Abitare (Mondadori,2007年)、Biomilano (Corraini,2011年)等,且著有 「Anticittà」 (Laterza,2011年)。Stefano Boeri並常獲報章雜誌邀稿講述其研究與見解。
 
Vincent Callebaut(法國)
(圖:2016第一屆國際綠色吸碳建築研討會)
 
1977年於比利時出生的建築師,Vincent Callebaut是「ARCHIBIOTIC」概念的創建者;這個新詞包含三個當代都會創作向量–建築(ARCHItecture)+生物科技(BIOtechnologies)+資訊(Information),還有通訊技術(法文為ICT/TIC)。此一創新設計領域旨在開創全新的生態責任生活方式,將實驗室中的基礎科學研究與產業上的應用研究相互橋接。這位屢屢獲獎的建築師不斷挑戰既有觀念並突破建築極限,一力推動綠色永續建築,為此一開創領域擘劃嶄新境界。「Vincent Callebaut Architectures」獲選為五十大「綠色星球建築師」之一,並持續發揮影響力將生物模擬、生物型態主義與仿生規則整合於都市生活中,進而使我們的城市變身為生態系統,市郊變身為森林,並使我們的建築物變身為可供生物棲息的樹木。他的真知卓見喚起了人們對氣候變遷影響的注意;透過永續性設計,開啟了美好未來的契機。2014年,他的工作室在紐約獲芝加哥建築設計博物館頒發「國際建築獎」,表彰其預計2017年將在台灣首都台北竣工的生態住宅大樓「陶朱隱園」。他在埃及開羅打造預計於2020年完工的「大赫裡奧波里斯」計畫,這是一個占地45萬平方公尺的多功能綜合建築群,將最新再生能源技術與古老的生物能源智慧技術結合。紐約時代雜誌將他譽為「在處理全球環境與社會問題上,最具生態前瞻性的設計師之一」。
 
Monica Ong(馬來西亞)
(圖:2016第一屆國際綠色吸碳建築研討會)
 
1984年生於馬來西亞芙蓉市,Monica在此受教育之後更負笈英國,於曼徹斯特建築學院取得建築碩士學位。Monica培養出全方位的團隊工作技巧,並擁有紮實的設計功力及合約文件製作和營建管理能力。她跟隨楊經文博士工作的五年期間學習到關於綠色建築的知識。她目前負責創新設計解決方案,實現公司的綠色設計願景,並參與混合使用總體規劃、辦公室及住宅大樓等工作。Monica在楊經文博士的多個建案中擔任專案建築師。楊經文博士是全球生態及被動低耗能設計領域的頂尖建築師,迄今已推出兩百多個建案;他的「生物氣候」塔融合高科技與有機原理,更在全世界造成影響。他最為人所稱道的成就是發明了生物氣候摩天大樓(基於生物氣候設計原理的低耗能摩天大樓型態),以及提出高聳建築式垂直都市設計的新穎構思。
 
Marta Pozo (荷蘭)
(圖:2016第一屆國際綠色吸碳建築研討會)
 
Marta Pozo,建築師,英國BREEAM國際註冊綠色建築評估師和LEED協會綠色建築會員。從2007年開始為MVRDV建築設計事務所工作。在MVRDV工作期間,她一直參與定義與執行各種尺度的項目,以及致力於垂直村落的研究探討。于鹿特丹辦公室時,Marta帶領MVRDV的節能團隊,通過對環境策略和能源效率準則的整合運用,確保MVRDV的專案在每個設計階段皆保持在高標準下執行落實。從2014年開始,Marta作為MVRDV亞洲區總監開始了對於中國市場的探索,並帶領MVRDV上海團隊進行亞洲專案的開發與管理。Marta獲得西班牙瓦倫西亞理工大學和德國柏林工業大學的學位。她經常應邀在世界各地發表演講並組織了一些關於可持續設計的工作坊。她也曾取得過各種獎項。

2016第一屆國際綠色吸碳建築研討會-大會手冊.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