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府:公共住宅執行台北市將持續精進推動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區域情報
台北市府:公共住宅執行台北市將持續精進推動
新聞摘要
  • 台北市府:公共住宅執行台北市將持續精進推動
【MyGoNews林湘慈/綜合報導】台北市公共住宅執行情形一直是各方關注的焦點,都市發展局新上任的黃景茂局長首度於4月22日的議會工作報告提出台北市公共住宅現階段、最新的工作方向。民間團體社會住宅推動聯盟也於4月24日提出呼籲,多元提供配套雖然具可行性,但不應做為棄守興建公宅政策的藉口。都發局黃景茂局長表示,台北市已全力配合中央住宅政策積極推動,前期盤點興辦2萬戶公宅,現已完工之公共住宅數量為2,587戶,在基地數及興辦進度在全國皆名列前茅,未來將配合中央政策、協調用地取得,預期可持續增加公共住宅存量,以落實居住正義,提供優質的公共住宅給市民朋友,目前的作業內容及方向與中央政策及民間團體的建議,並無不同。
 
都發局明確回應,目前提出的多元提供的方案,是將過去四年來的執行情形進行整合,希望讓各界能瞭解目前居住協助政策的全貌,未來持續從硬體層面將引入民間資源TOD開發策略地區獎勵容積回饋、EOD公有建物複合使用,持續透過盤點閒置低度利用公有土地、都市計畫變更回饋、與中央合作交換取得等方式取得土地、聯合開發、參與都市更新分回住宅,以及修繕市有閒置眷舍等多元方式取得,持續評估取得公共住宅,目前盤點出具可行的公宅基地19,802戶及其他方式約再增加1,807戶,共可興辦21,600戶;軟體層面將持續辦理運用民間資源之租金補貼、包租代管等,目標18,604戶,可再增加3,080戶,現階段的盤點預期可提供44,700戶住宅協助。
 
都發局表示台北市推動公共住宅以來,在規劃流程、時間的改善、規劃設計的精進,皆建立標竿性的做法,甚至於招標中公宅多次流標情形,經分析係原物料上漲、市場缺工及營建市場胃納量不足等因素。也透過舉辦招標說明會、邀集公共工程履約專家與建築師團隊召開流標檢討會議,歸納擬定流標策進作為,包含因應物料上漲之適度調整預算與提供工程預付款機制、物價調整機制;因應市場缺工問題及各案基地條件,評估合理工期;及考量營建市場胃納量,分階段上網招標,自2019年1月至目前為止,發包策略奏效,已順利決標7案、上網中1案(預計可於5月份決標),另外7案將陸續上網發包。
 
公共住宅推動初期雖然地方有所疑慮,但興建後其品質及公宅周邊環境的改善,市府相關單位也優先編列相關預算來改善如道路鋪面、智慧化路燈甚至於周邊公園的更新改善等,另外保留公宅總戶數30%予所在行政區或設籍本市於當地就業者;另公宅之地下停車場亦比照公有停車場給予在地里租金7折;鄰近里8折等在地回饋優惠,及全國首創的青年創意回饋計畫,將公共住宅導入更多不同的想像與可能性,以健康公宅為例,自2018年6月執行計畫以來,舉辦超過200場活動,吸引逾3,000位社區內外民眾參與親子活動、社區營造、公共展演等多元活動,對於鄰里關係多了一些對於地方的認同,這樣優惠及創新的措施讓幾個最近招租的住宅成為炙手可熱,供不應求的住宅標的。
 
 
公共住宅為長期延續性政策,非一蹴可及,過去在執行中因應社服設施及公務需求,所進行動態政策調整,雖然使公共住宅的興辦期程及戶數有大幅的減少,但是社服設施及公務需求,在數量及面積卻有大幅提昇。另外因應部份公共設施(如:學校、市場、醫院、派出所等等)待改建的同時,也思考如何整合周邊公有資源併同規劃,除了使符合原有的功能,進一步也提供其他公共設施設置的機會,即所謂的EOD,目前已透過跨局處的作業進行研議中,預期可以再增加公宅戶數;另部份大型營區用地仍需配合國家整體政策,至於內政部目前亦同步盤點國營事業釋出用地評估,未來將仍會持續與中央協調釋出,尋求用地撥用及取得的可行性,預計將可持續增加公共住宅之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