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都市熱島影響,推動建置微氣候監測站-工務局將搭配綠屋頂計畫研擬都市氣候地圖
新聞摘要
  • 因應都市熱島影響,推動建置微氣候監測站-工務局將搭配綠屋頂計畫研擬都市氣候地圖
【MyGoNews林湘慈/綜合報導】聯合國新聞機構發布2013年5月地球二氧化碳濃度已經升破400ppm,全球各地熱浪高溫中暑事件頻傳。為了解高雄目前都市熱島狀況,市府工務局啟動地區小型氣象站建置計畫,結合綠屋頂工程施作與太陽光電推廣,並預計著手引入最新都市氣候地圖研究,將可提供地區開發與環境品質改善參考。
 
工務局局長楊明州表示,市長陳菊在亞太城市高峰會議提到,高雄力求轉型、創造機會,面對能源不足,市府也善用資源,發展綠能產業,邁向永續城市。該局針對綠建築的推展,除制定全國首創綠建築自治條例與建築物設置太陽光電法令等,並推動立體綠化工程,以及與香港中文大學住宅研究中心、國際建築環境促進會(iiSBE)、日本大阪建築士協會等簽訂永續綠建築發展合作協議。該局在2012年實際環境改造的成效上,預估高雄的天空將持續每年增加1萬坪的空中花園及5萬坪的太陽光電板設置。
 
楊明州說,經過市府調查研究,市中心區部分地區,如捷運O5R10場站周邊、高雄火車站等幾處,因人工化發展強度高等諸多因素,是屬於都市熱島現象明顯地區,因此該局在2012年針對O5R10場站周邊的新興分局等進行綠屋頂降溫工程,而且同步建置微地區氣候小型監測站,藉以記錄當地相關溫度、濕度、風向、日射量等環境資訊,並可以檢視綠屋頂降溫效益。
 
楊明州進一步指出,目前該局2012年底已分別在鼓山區市立美術館、捷運O5R10旁警察局新興分局、苓雅區凱旋醫院、鳳山東區稅捐稽徵處建置4座監測站,2013年再於三民區公所及小港區勞工局大樓綠屋頂工程建置2座,以後年度也將於熱島現象明顯地區進行氣象站建置與光電綠屋頂改善計畫推動。
 
工務局建築管理處處長黃志明表示,為了解國外先進城市如何面對氣候變遷下的城市治理,該局已經邀請德國佛萊堡大學氣象領域教授及德國綠建築之父等專家前來高雄進行交流,並以高雄厝工作坊方式,讓第二代高雄厝設計師等參與學習,並且市議會氣候變遷小組議員也全程參與。從德國城市發展經驗上,制訂都市氣候地圖是最新掌控城市發展與市民居住品質很重要的基礎,該局為提升都市環境品質與災害預防等治理技術,將透過高雄厝學計畫等,與在地學術界合作引入最新研究成果,著手研擬高雄市都市氣象地圖。
 
成功大學建築所教授林子平表示,高雄市若率先進行都市氣象地圖調查研製,將是全台城市首例,透過建築開發與土地使用等資料輸入,結合10年以上的都市氣象資料進行疊圖分析,將可以了解及預測地區溫熱等涉及環境適宜性與開發決策與否的參考,在熱點地區的開發就應該更謹慎,否則就會影響原有的環境品質與相關都市防災等效能。
 
德國佛萊堡大學氣象學教授Matzarakis說,全世界50%的人口住在都市,75%的二氧化碳是由城市製造,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會造成氣候變遷與災害,因此都市氣象在今日更顯現其重要性。都市結構、空氣汙染、建築能源與燃燒、建築材料等都是影響都市氣象很重要因素,也是城市居住品質與市民健康的關鍵,要將複雜的氣象資料簡化成建築開發與管控的有用資訊,也就是都市氣象地圖,在現今國際主要城市治理是非常重要的工具。
 
德國綠建築之父Joachim強調,在歐洲會有第三部門監督決定各種開發對環境的衝擊解決,任何開發者都必須背負這社會責任。而且建築師在教育與執業的過程中,都會了解環境與開發平衡的專業認知。亞洲城市往往發展密度過高,台灣也是一樣,因氣候炎熱影響,建築物四處裝置冷氣機,這種熱源分散、能源耗損等引發的問題,確實要參考國外經驗如何來處理。
 
工務局表示,都市熱島現象關鍵的影響性是污染物滯留問題,因為都市風、建築材料與人工化表面過多、都市透水與綠化不足等,都將影響環境品質,反映在人體健康上就是各種都市化疾病產生,例如呼吸系統問題、過敏症狀、心血管問題等。該局為減緩都市熱島現象問題,將同步進行各項環境綠美化改造工程,研訂推廣綠屋頂補助機制,並著手進行高雄氣候地圖等研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