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安居》加速都更與整頓危老建築 重建國人信心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市場快訊
《幸福安居》加速都更與整頓危老建築 重建國人信心
新聞摘要
  • 《幸福安居》加速都更與整頓危老建築 重建國人信心
【MyGoNews方暮晨/綜合報導】台灣的人口高齡化、建築物快速老化及潛在地震風險,是政府與人民的共同挑戰。安全及有品質的居住環境,是全民一致且迫切的期待,這兩年來政府在加速老舊建築改建機制與民眾對都更推動信心上的努力,有了許多結構性的突破與改變。
 
高效率立法 制定危老條例
 
內政部表示,為協助危險老舊且全體同意的社區加速改建,政府高效率制定「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條例」,條例於2017年1月提送立法院審議,不到半年時間,立法院即三讀通過並於2017年5月10日公布施行,並於同年8月發布5項子法,11月就有地方政府陸續開始受理申請,不到1年時間,2018年4月已全面受理申請。
 
民間持續增溫中 2018年目標1萬戶
 
內政部提到,「建築物耐震重建輔導試辦計畫」補助耐震能力評估,自2017年5月起,民眾申請耐震評估已達1,591件,完成評估801件,其中評估結果未達最低等級者,加上原本政府已掌握需補強或拆除、海砂屋等重建潛在案件,合計已有643件符合申請危老重建的標準。
 
各縣市政府自2017年11月至2018年5月間陸續開始受理申請重建計畫,迄今已有19個計畫提出。重建計畫的審核時間短,程序簡便,平均審查時間僅約3個星期,因此合計已有7件完成核定,並有2件核發建照,更將有1處即將動工。由於重建個案前期階段尚需時間磨合及整合,預期未來民間投入的積極程度與信心將持續增溫。
 
全面擴大建物耐震安檢 搭配融資補助
 
內政部指出,2018年0206花蓮地震後,政府啟動「全國建築物耐震安檢暨輔導重建補強」方案,編列約60億元的預算,從建築物快篩、耐震能力評估、階段性補強至整合重建,全方位檢查及強化建築物的安全。
 
辦理建築物耐震能力快篩,對象為1999年12月31日前興建6層樓以上建築物,其中9層樓以上2018年完成,6層樓以上3年內完成。全面掌握危險建築,並透過補貼與強制補強或重建,逐年有節奏改善國內建築安全問題。
 
為協助危險社區改建或補強,政府推出都更危老金融協助,包括重建工程貸款利息補貼、信用保證及各項補助,讓民眾負擔得起。
 
都更條例全面翻修 務實面對問題 增進彼此信任
 
內政部指出,為加速都更推動,務實修正「都市更新條例」,這次修正重點包括:
 
一、將容積獎勵標準明確化並簡化程序,避免審議過程的不確定性,讓都市更新看得到吃得到。
 
二、增強都市更新的信任,透過「3+1」道程序—連結都市計畫、有爭議辦聽證、強化都更審議及建立協商機制,使所有的過程公開透明。
 
三、全面啟動公辦都更,除了建立完備的民間參與實施機制外,也明確規範政府應負有主導大規模公地更新的責任。此外,中央率先成立「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將增強政府推動都市更新的量能。
 
四、擴大金融參與,都市更新基金將能提供信用保證機制,並鬆綁金融機構對都市更新所需資金的放款額度限制。此外,由八大公股行庫與台灣金聯共同成立「台灣金融都市更新服務股份有限公司」,整合都更「一條龍」服務,提供社區民眾所需的專業服務及資金協助。
 
推動政府主導都市更新 引導城市策略性地區再生
 
內政部說,未來將由政府主動盤點全國潛力案件,例如:各城鎮火車站周邊地區、老舊住宅社區等,推動22個政府主導都市更新優先示範計畫,透過資金協助及跨部會政策工具的整合,有策略地引導城市的再生。
 
2018年8月將成立「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吸引專業人才,投入具公共利益且民間業者無法推動的都市更新案件,初期將優先推動10個都市更新計畫,直接擔任實施者,或以公開透明方式評選實施者或投資人。
 
推動都更與危老建築重建 經濟效益近2,400億元
 
2018年度預估推動危老建築重建案約500件,每案重建產值以營造成本造價8,000萬元估算,營建產值約計400億元。另2017年全國都市更新核定共68件,以平均每案投資金額19.4億元來計算,約有1,319億元投資效益,預估都市更新條例修法後可加速都市更新的推行,將能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至於政府主導都市更新案,近期公告招商案件共10件,預估投資金額達677.0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