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城市滯洪能力,自己的雨水自己處理,北市推海綿城市有成效(圖:台北市政府)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區域情報
增加城市滯洪能力,自己的雨水自己處理,北市推海綿城市有成效(圖:台北市政府)
新聞摘要
  • 增加城市滯洪能力,自己的雨水自己處理,北市推海綿城市有成效
【MyGoNews林湘慈/綜合報導】全球氣候變遷,台北市同樣面臨極端氣候的挑戰,北市水利處表示,除了政府建設的水利工程外,北市透過立法,推動公私基地要有保水、滲透的設施,已有具體成效,2005年至2018年6月底,共有657件公私基地開發案件要求設置保水措施,完成後,將可滯留雨水分擔下水道系統負荷,形同提升防洪能力,以因應未來極端氣候的挑戰。
 
北市水利處表示,台北市高度都市化,地表佔滿了混凝土建物或柏油道路,由於混凝土和柏油並不透水,於是雨水幾乎都仰賴雨水下水道排放,近年來極端氣候頻仍,雨量不斷增加,一旦豪暴雨時,雨水下水道無法消化瞬間暴漲的雨量,這是造成部分地區積淹水的主因。
 
水利處指出,讓公共設施及私人建築等基地,透過入滲及貯留等方式吸納一些雨水,分擔雨水下水道負荷,是目前先進國家採行的治水新思維,北市率全國之先,要求公部門帶頭做起,2005年起透過法規規定北市的公共設施,開發面積達800平方公尺以上者,應建設保水、透水的設施,如草溝、滲透陰井或花園綠地……等。
 
2005年至2018年6月底為止,北市水利處已列管之145件基地保水案件,按照相關技術規範的推估,完成後將可提供約290萬立方公尺的標稱總保水量(實際會因地質及雨型等因素而折減),這些增加的保水量體正是海綿城市概念裡,提升市區防洪能量的方法之一。
 
另外,水利處下工科表示,2013年起,逕流管制對象再進一步擴大到一般私人的建案,也就是規定新建的建築物應該要有一個容納雨水的空間,大雨過後,再將水排出,減少雨水下水道的負擔。根據水利處統計,自2013年起至2018年6月底止,共收到高達416件流出抑制送審案件,完工後,北市將多出10萬立方公尺的雨水貯留調節空間,相當於是40座國際標準游泳池的水量,對於台北市防洪系統能量的提升也有助益。
 
目前北市府仍再持續檢討現有法規,未來配合北市公園處的「公園躍昇計畫」,新闢或整建公園時,期望再增設地上或地下的滯洪儲水空間,讓北市公共設施的保水能力更上一層樓,建構台北市成為宜居的海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