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市長張通榮感謝議會在過去7年對市政建設支持鞭策,期盼基隆未來更美好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區域情報
基隆市長張通榮感謝議會在過去7年對市政建設支持鞭策,期盼基隆未來更美好
新聞摘要
  • 市長張通榮感謝議會在過去7年對市政建設支持鞭策,期盼基隆未來更美好
【MyGoNews方暮晨/綜合報導】基隆市議會自2014年9月17日起舉行第17屆第10次定期會,市長張通榮率領市府團隊,向議會提出任期最後一次施政總報告,他感謝議會與各界在過去7年對市政建設的支持及鞭策,讓各項施政措施與建設順利推動,府會攜手為民謀福利的努力,期盼這座城市的未來,一天比一天更美好。
 
張通榮市長報告首先指出,7年多來,基隆面臨內憂外患衝擊,每年短收商港建設費26億元,使每年歲入約短少四分之一,致難以負擔公共建設維護,而中央除對基隆港投資外,並未積極把本市納入規劃,面對此困境,他深刻體認到唯有徹底改變基隆體質,才能在困境中找到出路,因此他就任後推動「港都新風貌市政建設計畫」,在各單位共同努力下,為基隆轉變打下良好基礎。
 
張通榮還說,基隆市府在預算拮据的情況下,為使基隆蛻變成幸福宜居城,仍注重社會福利、經濟發展與基礎建設及國民教育,7年來分別挹注183億、246億與469億,此外為節省公帑,運用公開透明採購機制,7年多來共辦理2546件公開招標採購案,藉公平競價方式,於240億採購經費中,節省41億的預算。
 
為讓基隆市交通更便捷,自2007年起,積極推動市區道路與聯外道闢建及改善工程,有效拉近區與區及和雙北間距離,建立四通八達之交通網絡,另為處理基隆河水患,採以不落墩設計,興建多座橋樑,大幅改善河道排洪功能,讓兩岸民眾不再受淹水之苦。總計7年間,市府共推動20項道路與橋樑工程,已完成13項,另7項亦已進入實質工程或規劃設計中。
 
另外,基隆市因屬早期發展都市,加上山多平地少,為促進都市再造,讓基隆朝向先進都市穩健邁進,市府7年來推動攸關民生公共建設,以供市民良好的生活空間,從「路平」、「燈亮」、「溝通」、「污水」、「公辦重劃」、「公園廣場綠地」、「慎終追遠」等基礎建設著手改善,一切努力於2014年陸續看到成果。
 
張通榮市長指出,市府為不讓市民因申請案件四處奔波與縮短洽公時間,籌建各行政區行政大樓,將各第一線之服務機關予以合署辦公;另也讓市民有更多活動空間,7年來新建13個里民活動中心,為有效利用,修訂基隆市各區里民活動中心使用管理辦法,除申請使用外,相關收入亦挹注中心之維護。
 
基隆市商業活動屬於庶民經濟性質,市府提出各種政策,輔導並行銷地方特色產業,本市商業登記家數從2007年10961家到2014年增加至11287家,產業活絡的效益,也從稅收情形看到成果,從2007年61億到2014年71億,成長10億元,另重大投資引進,基隆市府以審慎穩健的腳步,進行申請案件之審查與輔導,現有五大投資案,預估未來總投資金額將超過300多億,將為基隆市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
 
張通榮市長說,為讓孩子擁有優良學習環境,基隆市府7年來共投資469億、平均每年約59億左右的教育經費,改善原有環境,針對學童營養午餐品質提升、多元化教學環境營造、弱勢學童關懷、原民文化傳承等,持續強化環節改善,另因應少子化衝擊,頒訂本市市屬中小學調整為分校分班作業辦法,採循序漸進步驟來調整,充分運用教育資源。
 
為讓弱勢族群得到妥適照護,基隆市府7年來透過整合公私部門資源,推動各項關懷服務,分別成立「基隆市振翼家庭服務中心」、「愛心食物銀行」、「基隆市第一日間照顧中心」,另辦理「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失業者職業訓練」來協助勞工朋友發揮所長。
 
此外,市民健康是社會永續發展重要資本,基隆市府推動「社區闔家歡健康篩檢」與「高齡友善照護」,來守護市民一輩子健康,另一方面,7年多來,市府各單位獲中央評比前三名的佳績,自2007年迄今共計265項,自歸功全體市民支持與議會督促,才能達到。
 
張通榮市長最後指出,回顧7年多來各項施政成果,基隆市在各項基礎建設、招商投資與社會福利等各項市政作為上,打下良好基礎,未來無論是誰接任,都不會面臨比這7年更嚴峻之施政環境,希望天佑基隆,讓這座城市的未來,一天比一天更美好。
 
施政報告過程中,市長針對市府揭示「做好財務分配、妥善運用預算」、「建置整體交通路網、營造便捷城市」、「強化基礎建設、改變基隆體質」、「建置各區行政大樓、提升行政效率」、「一里一活動中心、凝聚里民情感」、「積極扶植庶民經濟、引進民間重大投資」、「充實軟硬體設施、深耕基礎教育」、「完善社會福利、頂級醫療服務」、「歷年獲獎無數、榮耀與民共享」等施政要項,報告相關具體執行計畫與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