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盤整!原料滯銷,全台土地交易金額全面量縮,1-5月成交金額年減46%,桃園、台中兩大戶,量縮近6成 MyGoNews房地產新聞 市場快訊
房市盤整!原料滯銷,全台土地交易金額全面量縮,1-5月成交金額年減46%,桃園、台中兩大戶,量縮近6成
新聞摘要
  • 房市盤整!原料滯銷,全台土地交易金額全面量縮,1-5月成交金額年減46%,桃園、台中兩大戶,量縮近6成
【MyGoNews蕭又安‧方暮晨/綜合報導】房市全面量盤整,土地市場首當其衝。永慶房產集團研究發展中心經理黃舒衛分析,央行擴大信用管制區域、豪宅總價標準下調以及限縮貸款成數,再加上持有稅、房地合一稅改動作,使市場投資買盤幾乎退散,甚至連土地交易金額規模也陷入急縮的現象,以實價登錄資料統計觀察,2013年全台土地交易總金額達1.6兆元的規模,2014年則年減23.5%至1.2兆元,2015年1-5月份僅剩2,677億元,若與2014年同期比較再量縮46%,跌幅已接近五成。比房屋的買賣移轉棟數量縮19%還嚴重。
 
黃舒衛指出,以前兩年土地交易金額情況觀察,下半年成交金額都比上半年多5成以上,而2015年上半年市場呈現濃厚觀望氣氛,清庫存的優先次序高於買進原料,下半年又因房地合一稅改影響,土地市場頂多維持上半年的買氣,全年大縮的機會很高。
 
統計近三年1-5月全台與各縣市土地交易總金額觀察,桃園市為近三年全台各縣市土地交易總額冠軍,交易總金額佔全台21.4%。黃舒衛表示,桃園市過去受惠縣市合併升格、桃園航空城開發案以及捷運機場線工程等重大建設帶動,促使北北桃大都會生活圈的形成,因此,區域內的土地重劃標售與土地交易相當熱絡。不過,央行2014年祭出第四波打房,信用管制範圍首度納入桃園市的桃園區、龜山區、蘆竹區與八德區,再加上航空城計畫變數多,使得買氣陷入觀望,2015年桃園市土地1-5月交易金額為405億元,年增率已衰退57%。
 
台中市與新北市土地交易分居二、三名,黃舒衛解釋,台中市與新北市皆有大規模的重劃區,在縣市合併之後,原縣區的比價、補漲優勢,加上市場資金充裕以及低利優勢,土地交易也相當頻繁。但近期同樣受到央行加強管制,土建融放貸標準趨嚴,交易量能也明顯放緩,2015年1-5月台中市與新北市土地交易金額分別為337億元與327億元,年增率分別減少59%與50%。此外,台南市、高雄市與台北市等都會區,2015年1-5月土地交易金額的年增率也減少36%至47%。
 
黃舒衛觀察,全台不僅六大都會區土地交易金額明顯衰退,都會區蛋殼區以外,投資買盤氣氛較重的縣市,更成為重災區,包括宜蘭縣、新竹縣與苗栗縣,在農地交易管制趨嚴以及新竹與苗栗高鐵開發題材效益轉淡,2015年1-5月土地交易總額年增率都衰退達5成,其中苗栗縣更接近6成。
 
 
黃舒衛提醒,受到房市交易量能減少的影響,預售與新成屋市場的供給持續增加,但去化緩慢,因此,建商不再積極購地,加上都會區地價持續調漲,土地持有成本增加,農地農舍交易也進行管制,以及2016年將上路的房地合一稅,未來土地開發的成本大增,都使購地需求變得更保守。黃舒衛強調,從1991年開始,土地的公告價格開始實施「兩價分離」,將公告現值設為交易稅的土增稅稅基,而公告地價則另外設為持有稅的地價稅稅基。公告現值每年調整,民眾漸漸有感,但公告地價每三年一調,未來如果縣市政府每次都按財政部的要求大調,對土地交易市場衝擊更大,因為擁有大面積土地的地主,地價總額愈高,稅率也會因為累進稅率課徵,而適用更高的稅率級距,等於是雙重加稅,持有負擔侵蝕獲利。建議有意出售或資金調節需求的資產標的,應即早獲利了結,避免日後資產價值縮水或有行無市的風險發生。
 
不過,房地產人士則指出:「土地無法再生,賣一塊、少一塊的特性,逐年量縮其實也很正常,要看的是土地交易「單價」有沒有出現下跌,這才比較重要。」現在土地「單價」越來越高,建商在「成本考量」下,不願意用高價買土地,土地的交易總額當然就會出現縮減,對於用土地交易總金額來觀察市場景氣,房地產業者則認為「參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