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財富報告》,台灣超高淨值人數2015年減少一成,豪宅看跌,投資焦點移轉到海外及商用不動產
新聞摘要
  • 2016年《財富報告》,台灣超高淨值人數2015年減少一成,豪宅看跌,投資焦點移轉到海外及商用不動產
【MyGoNews蕭又安‧方暮晨/綜合報導】瑞普萊坊2016年6月27日發表2016年《財富報告》,在報告中指出全球資產(不含主要住宅)美金3千萬元以上(台幣約10億元)的超高淨值人士在過去10年增加了61%,達到187,468名,增加的原因在於金融海嘯後,資金行情衝高價格和投資回報。但若與前一年度相比,則減少了約3%,原因在於受到全球景氣的影響。預計未來10年,全球超高淨值人士人數仍是以北美為最多,但亞洲人數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是印尼,預計將會達到約110%的成長,其次是印度與中國,預期將分別成長約105%及75%,亞洲的超高淨值人士數量將會超越歐洲。
 
在台灣方面,2015年台灣的超高淨值人士人數為2,233人,較2014年下降約10%。但預期到了2025年,預測台灣的超高淨值人士人數會有48%的成長,總人數將達3,304人,新增人數的全球排名為第17名。
 
 
瑞普萊坊市場研究部副總監黃舒衛表示,受到全球景氣不佳以及股災的影響,加上美元升值等因素,2015年台灣的超高淨值人士資產不增反減,不過預期全球中長期經濟仍會穩定復甦,超高淨值人士人數可望持續增長,高端的消費、服務市場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黃舒衛表示,全球高淨值人士的普遍認為「財產稅」、「全球景氣」會影響財富的創造或保存,但特殊的是,有44%的台灣超高淨值人士表示「立法對財產的影響」會衝擊財富,高於全球平均值33%,可見政府政策措施的確是左右超高淨值人士是否錢留台灣的關鍵。
 
值得一提的是,有19%的台灣超高淨值人士有移民的計畫,稍高於全球的17%及亞洲的18%,也較香港的15%、新加坡11%高。移民的原因有將近2/3是考量子女的教育,而58%是因為生活環境,因此英、美、澳等國家仍是置產首選。
 
在超高淨值人士的投資偏好方面,報告中指出超高淨值人士有35%的財富是分配在不動產,比重最高。另外,未來十年的想投資自用住宅的比例仍有41%,房產投資的意願也有47%,僅次於金融投資的70%,仍是最主要的投資置產工具之一,惟未來在住宅的投資意願從54%減低到41%,降幅最大。另外,要保有現金的也從42%大幅降至30%。黃舒衛說明,在長期超低利率甚至負利率的時代,通膨壓力雖輕,但對這些超高淨值人士來說,與其保有現金,還不如利用低資金成本進行投資,所以有穩定收益、保本抗跌的商用產品最受歡迎。
 
 
在豪宅指數變化方面,台北市2015年豪宅指數排名93位,價格下跌了4.7%,與新加坡(排名81位,價格下跌2.1%)、香港(排名91位,價格下跌3.6%)並列亞洲表現最差的三個城市。展望2016年的台北市豪宅價格最多還有一成的修正空間,表現也是大中華區裡面最差。反映在調查超高淨值人士感興趣的投資物業類型中,全球的主流產品仍是住宅,高居45%,但台灣只剩27%。
 
黃舒衛指出購物中心、零售商店、辦公室都有三成以上,商用不動產反成台灣的主流,其中特別看好購物中心、零售空間,值得注意。然而,仍有27%、約600個台灣超高淨值人士表示一年內有購置住宅的計畫。黃舒衛表示潛在的豪宅自住買方仍多,只要產品好、價格合理、降低政策干擾,相信市場可以健康地築底回溫。